话说回来,美国媒体又开始热炒中国海军的事情了。CNN在10月25日刊了一篇报道,说中国最新的福建舰作战能力估计只有美国老航母的六成左右,但这艘快要服役的消息,还是让美军那边挺紧张的。福建舰排水量超过8万吨,装配了电磁弹射系统,能让舰载机满载起飞,在美国眼里,这直接破了他们长期垄断超级航母的局面。
毕竟,过去几十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唯一拥有这种大吨位航母的国家,如今中国加入进来,美媒直言美军的“独一无二”地位受到了冲击。更让人震惊的是,传说中国的第四艘航母Type 004已经开工,还是核动力的,这可要让整个太平洋的战略格局重新思考一下了。
说到福建舰这事儿,从2022年6月下水到现在,海试的进度可算是飞快。它原本的设计是常规动力,但后来加装了电磁弹射器,这技术可牛了,不像之前辽宁舰和山东舰那样用滑跃甲板,飞行器起飞得更顺利,载荷也不受限制。《海军新闻》在九月份报道过,福建舰已经进行了固定翼飞机的飞行操演,包括歼-35隐身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的弹射起飞和回收。这速度,真让人惊叹。
卫星图像显示,大约在9月22日前后,福建舰在南海进行飞机测试,甲板上的调度安排得非常有序。国防部发言人在9月26日也确认,福建舰的交付和服役不会拖太久,按计划稳步推进。实际上,从整个海试的时间来看,福建舰进行的八次海试累计超过100天,比起辽宁舰的109天和山东舰的84天都要长一些,这些测试涵盖了动力系统、电磁弹射系统的集成以及舰载机的适配和操作情况。
美媒为啥特别关注呢?主要是因为福建舰一旦正式服役,代表中国海军真正迈入了蓝水海军的行列。过去的两艘航母排水量都在6万吨左右,作战范围有限,还不能配备预警机和重型舰载机。而现在的福建舰能搭载50多架飞机,配备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起降效率明显提升不少。
CNN分析指出,虽然福建舰在甲板设计上存在一些局限,比如较长的着舰跑道可能会影响多机同时操作,不过整体来看,这舰让中国海军有能力在西太平洋之外投送力量。举例说,歼-15可以满油满弹起飞,作战距离能扩展到上千公里,配合歼-35的高低配组合,形成更加强大的制空防御网。而且,舰体尺寸更大,能携带更多燃料和弹药,续航能力强,能减轻舰队的后勤压力。和055驱逐舰编队配合,基本上能够实施全球部署,保障国际贸易线路的安全。
不过,美媒也没放过这事儿。两名前美军海军官员在CNN里坦言,福建舰的飞行甲板设计限制了飞机同时起降的速度,因为弹射区和着舰区得共享空间,得降低频率以保证安全。跟尼米兹级老航母比起来,这艘新航母的出动频率大概只有60%左右。
不过,这得考虑到中国技术路线的差异。福建舰原本打算用蒸汽弹射,可后来电磁技术一突破,赶紧临时改了方案,结构上也受了点限制。要想真正把电磁弹射优势发挥出来,还得等后续的船型进一步优化才行。说实话,美国福特级航母刚服役时,也出现不少故障,问题频繁得预想中的几倍,花了好长时间才能稳定下来。中国这速度,已经得到美媒的认可,福建舰的电磁系统,算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的例子。
讲到核动力航母这块,美媒的报道就多了点警觉。Military Watch Magazine在10月提到,中国在大连船厂着手建造Type 004核动力航母,排水量差不多11万吨,装配了四条电磁弹射轨道。从2025年3月开始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船厂内出现了大型的船体模块,坞墩也按照斜角甲板的布局铺设起来了。
9月30日,Defense Security Asia又确认了,核反应堆是龙威的型号,足以为超过90架飞机提供动力。10月3日,United24 Media报道船厂的模块组装加快了步伐,工业起重机已经进场准备,主龙骨也快要铺好。10月14日,南华早报还发了船体部分“ hull sections”的图片,显示船体基本成型。这艘航母预计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服役,核动力特别厉害,续航几乎没有限制,不用担心燃料舱,还能多装点弹药,快点投放到海上也就更方便了。
为啥说美军的地位一下子掉了个跟头?过去,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全球独一份,没人能比。但现在,随着咱们中国福建舰服役,已经组建了三支航母编队,还在建的Type 004也加入了核动力行列。这件事连美媒《1945》都在3月分析,说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差不多设计完成了,预计今年内就可能开工,搭载核反应堆,能搞更多的任务,实力明显提升不少。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9月22日报道,福建舰借助电磁系统,显著增加了舰载机的航程和载荷,美军也得相应调整太平洋的战略部署。在X平台上,网友们讨论福建舰穿越台湾海峡的视频,9月12日有人发帖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得到了增强。到了10月6日,又有人分享了Type 004的外形渲染图。
从实实在在的效果来看,这一步走得可不只是数字的追赶,更是能力的大飞跃。福建舰一服役,和辽宁、山东轮流上阵,能够在南海或东海持续待命。核动力航母一到位,后勤负担减轻不少,非常适合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
美媒提醒,这可能会威胁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关岛附近。国防部在6月26日坦言,海试一切按部就班,预计今年之内就能交付给海军。10月3日,有人在X上发帖说,福建舰在九月成功完成歼-35的脱离甲板测试。总体来看,中国的航母操作从滑跃到电磁,再到核动力,都是稳扎稳打,不紧不慢往前推进。
其实,中国到底是否会全部换成核动力航母,还得打个问号。福建舰展示了,采用常规动力也能配备电磁弹射,成本更低、维护也更方便。美媒猜测,中国可能会采用混合动力的路线,既有常规,也有核动力,主要是为了避开全核动力那高额的花费。按照福建舰6年建造、3年海试的节奏看,Type 004如果一切顺利,估计到2030年中期,这些航母的战斗力就可以成型了。有些在X上讨论的人说,核动力系统给空间腾出来还可以装更多弹药,动力更稳定,能长期高速飞行,前景挺不错的。
其实,美媒那报道说话带点酸味,倒也没错。中国海军这十几年来,从两艘6万吨航母发展到即将服役的8万吨超级航母,再加上核动力航母的开工建设,确实让美国曾经的独霸局面不保啦。战略层面,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的远洋威慑,还对全球贸易起到了保护作用。不过,咱们也得明白,航母光靠飞机甲板可不行,还得有完整的舰队配合才行。将来,中国海军走向蓝水海军的路子,也得一点点踏实推进。美军调整下策略,中国继续发展,似乎太平洋的局势马上要掀个大盖头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