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央视曝光ASN-301巡航导弹,可瞬间引爆7000枚破片
发布日期:2025-11-21 16:34:10 点击次数:162

美军一连串的“事故”还没过去,央视突然放出一段关于台海地区实战化打击演练的视频,里面有个细节真让人心头一紧:那款巡航导弹一次发射就能产生7000枚碎片,一旦雷达站被锁定,连操作员都没有逃命的可能。

在美国,连续出现了三起军方人员死亡的事件,只有一名幸存者,五角大楼对此保持缄默,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解放军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不仅拥有了新型武器系统,还已经做好了实战部署的准备。

解放军放大招,巡飞弹不是展示品

这次央视大张旗鼓地展示ASN-301巡飞弹,其实可不是单纯为了刷存在感,背后信息量啊,比画面还要吓人得多。这款武器早在2017年朱日和阅兵时就露过脸了,这次出现在央视节目里,主要展现的是它在东部战区部队的实战化部署进展。

为什么偏偏是东部战区呢,原因很明确——它的首要任务就是盯紧台海那一带。

节目中没说具体花了多少钱,不过提到了一点:每辆导弹发射车能装9到18枚巡航导弹,采用卡车机动发射的方式,这样的设计让它们的灵活性和部署效率都杠杠的。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做法基本是在模仿美国的海马斯系统,不过略有不同的是,ASN-301的目标不是大范围的陆军纵深,而是专门针对敌方的雷达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先把对方的“眼睛”给弄瞎。

ASN-301用的可是被动雷达制导,它不主动发射什么信号,只是静静地接收对方雷达发出的波动。这摆明了什么?只要敌方雷达开起来,那不就把自己位置暴露了吗?

一旦被锁定,其巡飞弹就能以高速急冲过去发动攻击,携带的30公斤战斗部在空中爆炸,发出7000片碎片,操作员根本没办法及时应对。

这还不是全部哦,它还能在空中盘旋四个小时,飞行距离高达五百公里,探测范围大概二十五公里,频率覆盖在2到16GHz之间,基本能锁定全世界主流的雷达类型。

别忘了,它还能和巡航导弹、战术导弹、电子战飞机一起行动,搞的可是一场多层次、系统化的作战。

这款武器真正让人觉得怕的,不单单是它的性能,更在于它的部署规模庞大和成本上的把控。比起以色列哈比无人机一开价就是百万美元起步,ASN-301因为国产化比例高,成本甚至打折之后都还不止一点点。

这就说明啥呢?它能成百上千地派上用场,用“蜂群”战术去压制对面防空网络。台岛上那些80多座重要雷达站,想用东风导弹一一轰掉,成本太高,太费事。但用ASN-301的话,就像用散弹枪打蚊子,既迅速又狠又划算。

这次央视里的“模拟打击”,其实早就不属于单纯演习那范儿了。

从厦门和泉州同步出发的巡飞弹部队,完全覆盖台湾的北、中、南三大区域,特别是高雄港、花莲基地以及台北盆地这些关键战略点,全都在它们的打击范围内。

就在咱们中国展现实力的时候,美军可没闲着,反而陷入了一场“战斗”之外的折腾,内部事故层出不穷,信息管控得那叫一个严到离谱。

10月下旬,美军在短短24小时里接连出了三起致命事故,内容包括特种部队成员的枪击事件、演习时的坠机事故和基地内的内部冲突。只看到一个幸存者,其他人都没了。五角大楼那边回应得挺简洁:不发表任何评论,说涉及国家安全。

这已经不是美军近期第一次频繁出事了,不过这次的保持沉默倒让人觉得怪怪的。

尤其是在印太局势日益紧张、台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际,美军内部的“系统性失控”明显不能靠“偶发事件”来掩饰。

五角大楼的做法就是封住嘴,不公布具体伤亡情况,也不说事故是怎么回事,更别提回应媒体的提问。

这么处理,反倒容易让人猜测不停。到底是演习出错了,还是人员精神不集中,或者指挥系统出了纰漏?没人知道真相,只知道事发生在“敏感区域”,牵扯到“高等级人员”,而且一路没让媒体插手。

中国绕过封锁,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要说到央视这次曝光的ASN-301,不得不想到它的“老底子”——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早在90年代末,中国就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哈比的消息,打算买个150架,总花费大概5500万美元。可惜到了2000年左右,美国直接向以色列施压,把这笔交易给按下了暂停键,硬生生把这单军购挡了下来。

那会儿这事让咱们中国的军工圈挺郁闷的,但也扔下了个催化剂,促使他们赶紧转身走自主研发的路子。中国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推出的第一款产品JWS-01,性能嘛,不算特别理想,但关键是技术路线搞明白了。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最终磨出了如今这款性能远超哈比的ASN-301。

跟哈比比起来,ASN-301在飞行时间、射程、雷达频段范围以及制导精准度上都迈了大步。最重要的是,ASN-301的造价大幅度降低,能在实战中大批量投入使用。这点哈比做不到——它是优质的精品装备,而ASN-301更像是个“战场工具”。

更关键的是,ASN-301的研发过程本身就揭示了一个道理:技术封锁只会拖延步伐,没法根本阻挡最终的结果。

当年美国以为只要卡掉一笔军购,就能让中国的电子战领域停滞不前,没想到二十年后,中国自己不仅搞出了相关技术,还做得比以前更便宜、更实用、更贴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西北工业大学和军工企业合作,把产品搞定落地。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做法,现在在中国军工体系里头越发常见,变成了加快更新换代和实战应用的可靠保障。

台湾现在布设了包括爱国者三型在内的多层次防空网,不过遇到像ASN-301这种蜂群攻击方式,传统的防空手段就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原因嘛,是因为这种巡飞弹不是孤零零地出现,而是成百上千地一块儿飞过来。

它们在空中打转,不停地等待时机,逼得台湾雷达不得不开启搜索,一旦被锁定,就可能会遭到多点同步袭击。更让人头疼的是,这种反应快、损失小的攻击方式,极大地削弱了传统防空系统的“威慑效果”。

台湾全岛大概有80多个重点雷达站,平时负责监控空域和导弹预警。不过要是ASN-301像节目里演示的那样,用1000枚蜂群进行攻击的话,防空系统就得“开火应对”,这一来又会暴露出更多位置,导致“连锁反应”。

台湾方面要不就关闭雷达图以保身,要不就只能坐等被摧毁。

核心问题在于,打掉敌方雷达之后,接下来导弹和战机才能有安全的时机进去。这也就是说,ASN-301不仅仅是个杀伤武器,更像是个开路者,为整个作战体系打开了第一扇门。

咱们这次,确实用行动证明了答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