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恒大破产清盘人先吃:30万业主血汗钱为何不如律师时薪八千?
发布日期:2025-11-20 01:29:48 点击次数:74

当恒大在寒风中退市,三十万业主在法院门前瑟瑟发抖时,清盘人正在办公室里计算着千万计的工时费。公司破产如同一场盛宴,清盘人永远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人——按照香港《公司清盘条例》,他们的费用竟优先于所有债务,包括业主购房款和员工工资。安迈顾问团队的资深律师每小时收费八千港元,五十人团队每月烧掉上千万,这些钱都从恒大二点四万亿的烂摊子中扣除。清盘人权力极大:估值土地、发起天价诉讼、甚至请风水师看烂尾楼,费用皆由债权人承担。而跨境执行的困境更显荒诞:香港清盘令在内地难获认可,清盘人却仍可报销差旅、工时费,仅梳理千余项目就已耗资八千万港元。当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高达五千亿,清盘行业正迎来“丰收季”。楼塌了,律师楼的灯更亮了;公司破产了,计算器反而打得更欢——这套制度究竟在保护谁?

主持人:恒大退市那天,寒风中三十万业主在法院门口发抖,而清盘人却在办公室里算着千万工时费。说白了,公司破产就像一场盛宴,清盘人永远是第一个动筷子的。 嘉宾:没错,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按照香港的公司清盘条例,清盘人的费用确实是排在所有债务最顶端的,比业主购房款和员工工资还要优先。就是说,哪怕最后只剩一碗粥,他们也得先舀走大半。 主持人:听起来这个优先级的设定本身就很有意思。那具体来说,清盘人的收费到底有多高呢?比如说像安迈顾问这样的团队,他们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嘉宾:呃,这个数据挺震撼的。安迈的资深律师是按八千港元每小时收费,普通助理也要两千港元。五十人的团队,光人工费每个月就要烧掉上千万。所有这些钱,都是从恒大那个二点四万亿的烂摊子里扣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清盘工作本身就在消耗着公司的残余资产。那在实际操作中,清盘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他们能决定些什么事情? 嘉宾:说起来他们的权力确实大到离谱。比如北京某块地值十亿还是五亿,他们说了算。起诉普华永道索赔五千六百亿,就算最后只追回一亿,诉讼费也得由债主买单。甚至请风水师去看烂尾楼,费用都能算到恒大头上。 主持人:这个权力是不是有点过于集中了?如果有债权人质疑他们的决定,有什么制约机制吗? 嘉宾:其实啊,有债权人确实质疑过,但法院通常只回一句清盘人专业判断。这就像给了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他们说多长就多长。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清盘人的收费还有成功费抽成,追回的钱越多,他们抽成越高。 主持人:说到追回资产,恒大百分之九十的资产都在内地,而清盘是在香港进行的。这种跨境清盘会不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障碍? 嘉宾: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黄咏诗团队曾经跑到深圳查项目账,结果被银行直接轰出来,说内地的事轮不到香港管。这边香港法院发着清盘令,那边内地政府忙着保交楼,形成了很尴尬的局面。 主持人:那在这种跨境执行困难的情况下,清盘人还能正常收费吗?如果追不回资产,他们的费用怎么解决? 嘉宾:这就是最讽刺的地方了。哪怕啥也没追到,梳理文件的工时费、坐飞机的差旅费,照样从资产里扣。比如说,光是梳理那一千三百个项目的清单,安迈团队就已经花掉了八千万港元。 主持人:八千万港元?这个数字差不多够给半栋烂尾楼封顶了吧。那现在香港楼市是什么情况?其他房企会不会也面临类似的命运? 嘉宾:现在的香港楼市确实是哀鸿遍野,路劲、富力这些开发商都在排队等着清盘。有人算过,二零二五年房企到期债务有五千二百五十七亿,这对清盘行业来说简直是个丰收季。 主持人:所以说楼塌了,律师楼的灯更亮了。公司破产了,会计师的计算器反而打得更欢了。这种制度设计是不是需要重新思考一下? 嘉宾:确实值得深思。清盘制度的本意是保护债权人利益,但现在看来,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清盘人自己。二点四万亿的烂摊子,最终养肥了最不该肥的人,而真正受损的业主和供应商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主持人:今天我们从恒大清盘这个案例,看到了香港清盘制度的运作机制和实际问题。清盘人的优先受偿权、高额收费标准以及跨境执行的困难,都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