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几十万人停薪。你能想象吗?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居然像个“关门大吉”的小餐馆,门口挂着“暂停营业”,顾客(公民)在街头无助地徘徊。有人苦等工资,有人只能卷起床单在家数日子,期盼哪天老板(政府)突然“大发慈悲”叫他们复工。可是,等来的不是通知,而是一纸裁员书。气得工会直接破口大骂,“无耻”这个词都快不够用了。
这一切从那个魔幻的十月一日说起。政客们(对,说的就是你们,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一纸《平价医疗法案》的预算扯皮。一个要让补贴延续,一个死死拽着不撒手,嘴上说为了“人民健康”,实则各有所图。特朗普挥刀想砍掉医疗补助,振振有词要“用钱花在刀刃儿上”。民主党咋呼他是在给“黑户”送温暖。可最后谁受罪?老百姓呗。
偏偏这次比往常都麻烦。停摆时间一长再长,眼看就要创纪录。总统呢?非但没展现半点妥协姿态,反手来了一记重拳——裁员。一刀切,砍掉那些所谓的“冗员”。政府非要养这么多闲人吗?特朗普咧嘴笑,懒散的公务员不是癣就是瘤。白宫预算办的沃特出面“安抚”,裁员已经开始,很多人甚至连等通知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直接人间蒸发。
搞笑的是,底层员工成了祭品。你帮他干活,人头就直接被当数字砍掉。谁还记得他们?美国人自己都开始质疑,莫不是选了个二百五总统真要祸害大家。偏偏被砍掉的不少都是冲在一线的公共卫生人员。你说,今后遇上流感疫情怎么办?想想在美国看一次病花掉的漫天美元,有没有点窒息的感觉。
想象一下,这些原本以为“铁饭碗”稳得很的公职人员,几十年安逸蓝图忽然成泡影。不仅没拿到这月的工资单,连下个月在哪吃碗饭都没谱了。什么养老金、什么安心度日,戛然而止。谁能受得了这种重击?明明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又有多少人如同生活在风暴前夜、惶惶不可终日。
雇员联合会跳出来发声。“停摆”只是借口,特朗普拉车带牛一路碾压小职员,目的是清洗异见,不顾合约与道义。说得明白点,这是在搞“非法解雇”,我们要起诉,打官司!可官司赢了又能怎样?饭碗没了,谁给他们发工资买奶粉和面包?
就算总统嘴里说着为了节约,眼下经济困难,可看看那张发军人工资的账单,15号照样一路流程畅通,把绿票子塞进军队口袋。那平民纳税人算什么?权贵永远拿着稳定薪水,底层只能喝西北风。美国人开始不淡定了,不是说没钱发工资吗,美军的酬劳哪里变出来的?
更荒诞的,是甩锅游戏。特朗普和共和党像搅屎棍一样,使劲点名民主党,声称全怪他们拖延预算法案。要是再拖下去,说不定就能见证美国政府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关门”。本事都用在互相使绊子。民众心知肚明,这锅还不是总统你家一手闹出来的,装什么无辜?
嘴巴上满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是拿全民当人质圈套对手。两党吵得越凶,越没人搭理底层。那些拖着失业证明排队领救济的职员,可能再也不会相信华盛顿给他们带来保障。贫富差距、社会割裂,炽热的愤怒像生锈的铁门一样“吱嘎吱嘎”地作响。
公共服务撞枪口。经济数据停摆,社区医院冷冷清清,某些航空公司的航班临时瘫痪。可有人在乎吗?总统一句“冗员太多”,隔壁病房的氧气瓶就没了人管。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记得前几年亚特兰大机场受一次小小罢工,全美航线立马瘫痪。天知道这一次受影响的普通人有多少。
美国那个所谓的“大国范儿”,也不过如此。大义凌然的台词一转身就是斤斤计较的利益分赃。底层为了一份微薄工资战战兢兢,决策者却在冷气办公室打嘴仗。有人说,这世界就是个巨型赌场,漂亮国不过是换了个花招割韭菜。说真话,下一场风暴什么时候来,没人知道。
就算暂时熬过去,这一茬“被裁员工”的宿命,谁会记得?等到下次停摆,到底还有多少人信任所谓的“体制”与“契约”?或许只有华盛顿雪夜,街头咖啡馆里抱怨的人,才是真正明白这场闹剧的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