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颜论进行时#
逆袭与复兴 奢侈品的博弈学 Burberry给Gucci的课
风暴来了。
奢侈品行业再次迎来震荡。Gucci 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下滑25%。市场呼声急切:转型,或者沉没。
但。
这条路,Burberry走过。
股价暴跌80%。深渊凝视。而后,凭借2023–2025战略调整,重返富时100指数。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现在,压力来到Gucci这边。
Burberry的经验,是灯塔,也是暗礁。
🔍 Burberry三大逆袭密码
传承,但不停留。
Burberry做对了一件事:回归经典,但用新方式讲述。最具代表性的,是Scarf Bar(围巾吧)。顾客可挑选苏格兰羊绒围巾的颜色、花纹,刺绣姓名缩写。定制。专属。互动。经典格纹因此重生——它不再只是图案,而是对话的媒介。
价格,重新平衡。
Tisci时代,手袋价格一度推高至£2,500–£3,000。尴尬区间。缺乏爱马仕、香奈儿的稀缺性,销量承压。2023年后,果断回调至£1,500–£2,000。维持奢侈感,但更贴近主流消费者。美洲和欧洲的入门级客户,回来了。
运营纪律 × 数字创新。
双线并行。运营端:到2026/27财年,目标节省1亿英镑成本。数字端:全力拥抱AR试戴、微信小程序。目标明确:2024年,数字渠道贡献50%营收。年轻客群,由此触达。
⚠️ 光芒背后的阴影:Burberry的三大教训
时机误判。
营收下滑22%时,仍追加1.3亿英镑数字投资。财务压力骤增。创新需要血液,但贫血时输血,风险巨大。
领导层动荡。
CEO更替频繁。战略摇摆。连续性断裂。品牌方向,一度模糊。
奥莱依赖症。
奥特莱斯渠道占比约30%。奢侈定位被稀释。尤其在欧洲与亚洲市场——伤害显著。
🗺️ Gucci的复兴蓝图:能否青出于蓝?
创意愿景必须统一。
以意式极繁主义为核心。避免因领导层更替而失焦。Gucci2015年的复兴,就始于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带来的鲜明设计语言,成功“打破了以往的风格,以一个年轻而干净的全新面孔示人”。
价格分层艺术。
“好、较好、最好”。覆盖入门与顶级客群。广度与高度,并存。
虚实融合新体验。
AI个性化推荐。元宇宙互动(如Roblox)。旗舰店沉浸体验。线上线下的边界正在模糊,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线上交易占比已达破纪录的40%。Gucci需深耕此道。
聪明成本削减。
聚焦后台效率。目标全球节省15–20%。避免Michael Kors过度打折的覆辙。
明确时间表。
制定2–3年复苏计划。设置18个月里程碑。向市场持续传递信心。
💥 潜在风险:Gucci的豪赌
最大的警示来自Burberry:数字化投入需与时点匹配。
若Gucci在业绩承压时数字化资本开支过大,极易陷入财务紧绷。创新,不能以透支为代价。
💡 超越时尚:所有品牌的五点启示
Burberry的逆袭,远超一个品牌的故事。它映射所有追求长期主义企业的生存法则:
1.经典重释:传统产品需新叙事。传承与创新,非选择题。
2.价格分层:接地气,不失高贵。平衡的艺术。
3.数字化适度:技术服务于体验,而非相反。
4.现金流至上:控制成本。刀刃之锋,源于专注。
5.战略阶段化:设定里程碑。给团队与市场,以时间和信心。
未来 12–24 个月。
Gucci的窗口期,也是市场观察的焦点期。
Burberry证明了:深渊非终点,而是重塑的起点。
Gucci能否复制奇迹?
答案,在每一个关乎传承、纪律与创新平衡的抉择里。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