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深圳创业者的五平米小屋亮灯至深夜,成功的秘密藏在哪?
发布日期:2025-10-07 20:55:28 点击次数:152

今天咱们来聊聊深圳C公寓里的这些年轻人真实的故事。这条“回”字形的走廊里,不光有铺满上下铺的床铺,更藏着他们一个个想在深圳站稳脚跟、追梦创业的心。

透过窗户一看,集装箱卡车跑得挺欢快的,离盐田港只有11公里,前八个月就装走了1059.3万个标准箱的货。可是,就在这个五平米的小房间里,26岁的王闯和小徐正用不同的方式跟生活较量着呢!

币圈碎梦到跨境电商

说到王闯这年轻人,他住的房间在公寓的内圈,屋里连个外窗都没有,不过墙上挂着两块磁性白板真是抢眼!一块用来画跨境电商选品的思维导图,另一块则写着“做梦的大一点,别怕丢人”这句话。

光是这句话,就能感觉到他不一般!离门不远的书桌上堆着19本书,从电商运营到心理学啥的都涵盖,他两天就能把一本啃完,边看边记笔记,有时候还会大声念出来练练口才。

每天凌晨两点才睡,早上七点又爬起来,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这么说吧,这基本算是用命在拼将来了!

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了,去年在重庆搞虚拟货币交易,好不容易积攒了20万,结果因为贪心在币圈几秒钟就亏光了,还倒欠了十多万。

在家休息了七天,得到女友的鼓励后终于打起精神来了。戒掉了烟,每天只花20块钱吃饭,一顿快餐配上一包方便面就算是正餐了。

为什么他偏偏选深圳呢?说白了,南方的跨境电商氛围挺浓厚,离港口又近,能省不少运费。更关键的是,C公寓帮他省了不少钱,押二付一只要1800元,注册公司只花1500元,前期总共花费3300元就搞定了启动资金。

到八月底,他的店铺正式开始试运营,打算在五个月内把每日订单数搞到100单,然后再租个房间当仓库,同时还能多开个店铺,继续扩展规模。

他和女朋友约定四年后回成都结婚,婚房都准备妥当了,家人也帮着还房贷。说起专注做一件事,他那态度,那叫一个坚决“没问题”。但创业又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这块竞争激烈的海域,天天都有店铺开张,也会有店铺关门。

有人逆袭有人挣扎

公寓里还住着不少跟他们差不多的年轻人。23 岁的小万以前在华强北的电商公司“混日子”学技术,结果只是做些选品的杂活,工资才三千,连吃喝住都不够,干了一天就辞职了。

现在,他刚刚开了个 TikTok 账号做跨境电商,专注日本市场,店铺才开了9天。每天都稳稳地出两单,每单大概能赚70块左右。说的是真实情况啊!想学点真本事可不那么简单,人家凭啥把吃饭的本事传授给你?

38 岁的余大哥在深圳混了二十多年,银行裁员之后,他靠自己做饭节省开支,最大的心愿就是攒够钱,然后回郑州找份工作,离老家近点。

二十多年啊!把青春都投入到深圳,最后还想回老家。这也说明,大城市并不一定是每个人的归宿,有时候退一步,反而开阔了眼界。

在五平米的小房间里努力奋斗的人,有的细心算计未来,有的则在现实中摸索出路。窗外的集装箱卡车依旧穿梭,盐田港的货物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而屋里的灯光亮到深夜,映照着床边的书本、墙上的梦想清单,还有那些还没有找到答案的迷茫。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也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带来成功,但只要那一点灯光还在亮,就代表希望依然存在!

机会与陷阱并存

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跑到深圳?实话说,主要是被这里浓厚的创业气息吸引过去的。深圳的跨境电商到底有多火?看看盐田港的数字就清楚了,1059.3 万个标准箱,这当中可是有不少像王闯、小万这样的年轻人在拼搏。

政府的支持真不赖,各种创业补贴、税收减免,还有快速方便的公司注册手续,像王闯只用1500元就能搞定注册,这在别的城市可真想都不敢想。

创业可从来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深圳表面上看,创业成本好像不高,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C公寓,押二付一,1800元,乍一看挺实惠,但那五平米的小空间,连转身都挺费劲的。

小万一月拿三千元工资,连吃喝住都挺吃力的,说明在深圳要想活下来都挺不容易,更别说创业了。

现在经济环境不好,8 月的金融数据显示企业和老百姓借钱的热情度不高,大家对未来没那么有信心了。这种情况下创业,困难可想而知!

反过来讲,经济不好时,反倒更容易出现一些厉害的企业。关键在于选对方向,别盲目跟潮流。王闯搞跨境电商,小万在做 TikTok,这些都是顺势而为,但能不能成功飞起来,还得看自己有没有真本事。

作为过来人,给这些年轻人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创业啊,先把命保住才行。王闯每天只用20块钱吃饭,余大哥靠自己做饭节省开销,这可不是小气,而是聪明的生存之道。一旦都养不起自己,还谈什么梦想呢?

别轻易全押啊,王闯在币圈吃了苦头,给我们提了个醒:千万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高了!如今他转做跨境电商,投入虽然不大,但也得有后路,别硬着头皮全拼。

选对行业,比单纯拼命更关键。小徐从电池工厂转成外卖小哥,表面看挺努力的,可其实方向不对,越拼越搞不清方向。想学点技术当然不错,但得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稳扎稳打,别操之过急。

别被那些创业的神话迷住了眼睛。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马云马化腾,深圳每年有多少创业公司倒闭?那些成功的故事背后,是无数失败者的努力和牺牲。接纳平凡其实没啥,最怕的还是眼高手低,做事没有脚踏实地的劲头。

C 公寓的故事还在延续,王闯做跨境电商到底能不能成功,小徐能不能找到方向,小万的TikTok账号还能不能火起来,这些还都还悬着。不过,无论结局怎样,这种敢于闯一闯、勇于尝试的精神,值得大加赞赏。

最后唠一句,创业可不是跟风啥的,也不是逃避现实体面的托词。它得靠热情,但也得靠冷静;需要胆量,但更要有头脑。

那些在五平米的小屋中亮起的灯光,不仅代表着梦想的火焰,也应成为指导我们前行的明灯。希望每个梦想追逐的年轻人,都能在现实的土地上耕耘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你们怎么看这些年轻人的未来?要是你是他们,会舍弃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