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大伙儿肯定先想到中国和印度,因为两个国家人口加起来快30亿了,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可您猜怎么着?全球人口第一大城市既不在中国,也不在印度,而是日本的东京。
截止到2024年数据,东京都市圈塞着将近3700万人,比印度德里都市区多出500多万,更比咱们上海多出1000多万。这事儿听着诧异吧?本来就不大的城市咋塞了这么多人,他们不挤吗?今天咱就把这背后的门道掰扯明白。
在国际上算城市人口,可不是光看行政区的户口本登记在册的人数。东京都的常住人口确实只有1400万左右,但加上横滨、千叶、埼玉这些卫星城,整个都市圈能挤进去3700万人。这就好比咱北京要是把燕郊、廊坊都算上,人口数也得翻个跟头。
有人可能要问了,印度德里不是号称人口爆炸吗?德里国家首都区(NCR)确实塞了快3500万人,但这里头有讲究,德里行政区实打实住着3200万人,密度高得吓人,每平方公里挤着1.1万人,比东京都23区的6000人密度高出一大截。
可为啥国际排名还是东京第一?关键就在“都市圈”这仨字上。东京能把方圆80公里内的城市都连成片,地铁公交织成网,大伙儿跨城上班跟串门似的。
反观德里,虽然人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但周边卫星城发展跟不上,算总账就吃了亏。
咱中国这边的情况也挺有意思,上海常住人口2480万,北京2180万,听着不少吧?可要按都市圈算,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无锡都市圈其实塞着3800万人,比东京还多。
但国际上为啥不认这个账?这里头学问大了。国际统计讲究“通勤圈”,就是每天能坐车上下班的范围。东京都市圈半径80公里内,高铁地铁半小时直达。
咱长三角虽然经济联系紧密,但城市间距动辄上百公里,苏州到上海通勤得个把小时,这就被算成三个独立城市了。
东京能坐稳人口第一把交椅,靠的是百年积累的功夫,明治维新那会儿就开始搞铁路网,二战后又逮住机遇狂建新干线。
现在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铺了2500多公里,比北京上海加起来都长。反观德里,地铁总里程才400公里出头,上海地铁虽然修到快900公里了,但都市圈交通网还没完全连成片。
城市发展不能光比谁地盘大,关键得看精细化管理。东京把巴掌大的地方榨出三室一厅的效果,人均GDP照样干到4万多美元。
咱要是能把京津冀、长三角这些都市圈真正“拧成一股绳”,未来的人口经济账,那可就有得算了!加油,未来可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