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剧本已写好!A股明牌了,现在开启‘捡钱模式’
发布日期:2025-10-07 21:26:01 点击次数:58

上证指数已经突破3800点,年内涨幅超25%,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1.5万亿元,但奇怪的是,很多人还在犹豫这是不是牛市。

这轮行情和过去的“疯牛”完全不同,它不是所有股票一起涨,而是板块轮动上涨。 截至2025年9月中旬,上证指数上涨了约15%,而科创50和创业板指涨幅均超过28%。

这种分化背后,是资金在主板和双创之间巧妙的“跷跷板”游戏。

A股的这轮上涨,路径其实很清晰。 行情启动初期,银行、电力等高股息板块率先稳住指数。 这些股票像压舱石,保证了指数不会大起大落。

随后,资金迅速切换到了科技成长主线。 AI算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这些板块快速上涨。 比如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就超过了50%。

这背后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推动。 新“国九条”推动了资本市场改革,“反内卷”政策优化了供给,消费刺激政策也在发力。

当前市场核心主线主要包括AI算力与半导体、创新药与生物医药、金融科技与券商等七大领域。 这些主线都有明确的产业逻辑和政策支持,龙头公司业绩表现强劲。

这轮行情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指数稳、结构牛”。这意味着整体指数稳步上涨,但内部结构分化明显,不同板块表现差异很大。

截至2025年9月12日,科创50指数上涨了28.51%,创业板指上涨了28.34%,科技成长风格显著占优。 这说明资金更加青睐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长板块。

市场流动性持续充裕,8月29日全市场成交额史上第二次突破3.1万亿元,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市场进入牛市亢奋期。

北向资金也连续11日净流入,在9月12日净流入32.95亿元,重点加仓了半导体、消费电子及医药生物。 这表明外资对A股市场持积极态度。

为什么主板指数涨幅相对较小? 其实这是主力资金在巧妙控制节奏。 通过压制银行、白酒等权重股,来控制主板指数的上涨速度。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科技股行情能够独立拉升,没有回调风险;二是避免市场因主板过快上涨而提前结束行情。

这种操作手法老股民很熟悉,叫做“权重搭台、题材唱戏”。 权重股稳住指数,成长股唱戏表演。

明白了这个逻辑,操作思路就清晰了。 对于已经持有科技股且收益不错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批兑现利润,把浮盈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然后可以适当关注主板中那些还没怎么涨的品种,比如金融、消费等板块中的优质标的。

行情阶段性的收官信号其实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主板权重股开始集体加速上涨。 一旦出现这个信号,往往意味着本轮行情暂告段落,中期调整可能即将开始。

当然,投资总是有风险的。 需要警惕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的短期兑现压力、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或地缘政治扰动可能引发的市场震荡。

这轮行情与2015年的“杠杆牛”完全不同。 当时的资金来自杠杆资金和散户,而本轮增量资金以险资、养老金、外资等长期资本为主。

资金结构的机构化特征,决定了这轮行情更可能是“慢牛”而不是“疯牛”。 2025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约10%,年化波动率低于20%,行业轮动有序,未出现全面普涨或高杠杆推动的急涨。

监管层对快速上涨也保持警惕,通过IPO节奏、减持规则、国家队调控等手段平抑波动,强调“稳字当头”。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牛市中“赚快钱”的诱惑无处不在,但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牛市中追涨题材股的投资者平均亏损超40%,而2020年牛市中持有核心资产的投资者收益超200%。

普通投资者的正确策略是选对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避免一次性满仓,通过分批建仓平滑成本波动,长期持有。

牛市不是所有股票一起涨,而是有节奏的板块轮动。 把握这个节奏,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