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两国刚宣布停火没多久,特朗普又开始关注缅甸,打算把缅甸的稀土资源从中国的供应链里拆出来。
众所周知,美国的军工耗费巨大,而稀土可是在军事制造链上不能少的关键材料。由于本身产量和加工水平有限,美国长期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
目前,全球大约90%的稀土加工制品都由中国控制着,导致美国一方面希望中国增加对美稀土的出口,另一方面又想尽办法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缅甸的稀土产量这些年一直在稳步增长,如今已经冲到了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的位置,自然也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关注。
依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报告,仅在2024年,缅甸的稀土产量就达到了3.1万吨,差不多占全球总产量的近8%。
这么惊人的数字,也让特朗普政府坐不住了,急着把缅甸纳入自己国家的矿产体系里,想借此缓解美国在稀土方面的燃眉之急。
为了这个事,特朗普团队特意准备了两套方案。据四个知情人士爆料,第一套方案就是先和缅甸的军政府取得联系。
运用美国的影响力,促使缅甸军政府和地方武装力量展开斡旋,推动他们达成和平协议,这样一来,美国就能获得缅甸稀土的开采权。
之后,这部分稀土会被交给印度等“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合作国家进行加工提纯,然后再把成品输送到美国。
而另一套方案呢,就是直接和缅甸的地方武装打交道,比如说克钦独立军,这家伙也算是美国潜在可以谈判的伙伴。
正巧,克钦邦可是缅甸的主要稀土产地,采取这个办法对美国来说,就是能避开缅甸军政府,省点麻烦。
不过不管选哪个方案,都是得琢磨两个难题:第一,怎么在中国的眼皮子底下,把这些稀土运出去?
虽然中国的稀土生产能自己用,但为了保证资源还能划得来地挖掘,近些年中国也从缅甸进口了不少稀土。比方说,去年从缅甸进口的稀土,就占了中国在这个领域进口总量的57%。
特朗普打算把缅甸的稀土收入囊中,这其实就是直接“挖中国墙角”,要实现这事,首先得过了中方这一关,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要面对不少的困难和阻碍。
第二,美方打算把大量缅甸的稀土,从克钦邦那边的高原地区先运到印度,然后再出口到美国,实际上在技术上看,这想法难实现。
一边,克钦那边的地势可是相当陡峭,基础设施又不太跟得上,要想从那儿拿到稀土,美国还得先出点血,把道路交通啥的给缅甸帮一把,改善改善基础设施。
又说,虽然稀土被运到印度,但要让印度帮忙加工,没那么容易,毕竟莫迪政府已经喊了好几年“稀土战略自主”,到现在还没个明确的突破。
所以,就算美国最后把稀土拿到手,也得头疼怎么加工这份事儿。
要把稀土加工搞成一个完整产业链,确实挺繁琐的事儿,美国想模仿中国的稀土加工模式,也不能一天两天就成事儿,还得耗费不少时间和金钱持续投入。
而这恰好是特朗普政府缺少的地方,更不用说在美国已经“去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要在重要矿产这些领域赶上中国,真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