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公开宣布:德国将投入近1万亿欧元军费,扩军6万人,总兵力增至24万;向立陶宛派驻5000名士兵,驻扎点距白俄罗斯边境仅20公里;陆军狂购600辆豹2A8主战坦克、千辆“拳师犬”装甲车,空军加速列装F-35A隐形战机。德军高层宣称:所有新装备必须在2028年前到位,因为情报显示俄罗斯最快2029年将攻击北约!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德国对俄乌战争的深度焦虑、美国战略收缩的被迫自救,以及欧洲防务主导权的野心争夺。 昔日“军事矮人”正变身“欧洲战车”,而普京的导弹已瞄准柏林。
坦克战机全面换代
2025年6月,德国联邦军事采购办公室主任安妮特·莱尼克—埃姆登下达死命令:所有主战装备必须在2028年前交付完毕。 陆军优先采购600辆“豹2A8”主战坦克,由莱茵金属公司与德法合资的KNDS公司联合生产。 这批坦克加装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能拦截俄制“短号”反坦克导弹,炮塔装甲增厚30%,号称“欧洲地表最强装甲”。
25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中拨出120亿,用于量产“拳师犬”装甲运兵车。 该车配备30毫米机炮和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模块化设计可在48小时内改装为救护车或指挥车。 首批300辆已部署至立陶宛德军基地,当地仓库还囤积了10万枚120毫米坦克炮弹。
为替换老旧的“狂风”战斗轰炸机,德国紧急向美国采购35架F-35A,合同总值60亿欧元。 首批8架将于2026年进驻诺伊堡空军基地,重点强化对俄加里宁格勒方向的核威慑能力。 此外,德军还将“欧洲天空之盾”防空计划列为最高优先级,联合24国采购以色列“箭-3”反导系统,拦截高度达100公里,专防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前线要塞,6万扩编遇阻
2025年6月7日,德国第45装甲旅先头部队跨越波兰边境,进入立陶宛鲁克拉军事基地。 这里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仅20公里,距俄飞地加里宁格勒200公里。 按计划,到2027年该旅将满编5000人,配备120辆豹2坦克和60门PzH-2000自行火炮。 德军工兵已在当地扩建铁路支线,确保战时可48小时内切断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的陆上通道。
尽管政府宣布增兵6万人,但截至2025年7月,德军现役仅18.2万人,离目标缺口近6万。 兵役制度改革陷入僵局:防长皮斯托里乌斯主张恢复义务兵役制,但执政联盟中的绿党坚决反对,称“强制征兵违背和平宪法”。 无奈之下,德军被迫向外国士兵开放招募,承诺“入籍优先权”,但报名者寥寥。
军营的新兵抱怨:“我们分到的是库存的‘豹2A4’坦克,瞄准镜还是模拟信号! ”而北约评估报告显示,德军弹药储备仅够高强度作战2.3天,远低于30天的北约标准。
1000亿基金激活产业链
2022年设立的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正重振德国军工巨头。 金属公司在匈牙利新建坦克工厂,月产能从20辆提升至50辆;克虏伯集团拿下28亿欧元潜艇电池订单,为212型潜艇升级燃料电池系统。
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建立“军工创新园”,吸引47家无人机企业入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对军工企业减免15%所得税,刺激莱茵金属股价一年暴涨173%。
豹2A8坦克的70%精密螺丝需进口,防空雷达芯片依赖美国赛灵思公司。 军工代表在联邦议院听证会上警告:“若台海冲突切断供应链,德国坦克工厂将停工! ”
民生福利让位军费,民众怒砸预算案
2025年3月,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推动《国防基金法》修订,允许突破宪法“债务刹车”限制,未来十年新增5000亿欧元军费。 这意味着:养老金冻结上涨三年,幼儿园补贴削减40%,可再生能源补贴推迟拨付。
柏林街头随即爆发12万人抗议。 示威者高举“不要第三帝国的军靴! ”标语,焚烧豹2坦克模型。 社民党议员沃夫冈·库比奇公开反水:“军费占GDP 3% 已是极限,5%会让福利国家崩溃! ”
波兰总理图斯克警告:“德军进驻立陶宛,让我想起1939年的但泽走廊! ”俄罗斯外交部则翻出《联合国宪章》第53条“敌国条款”,指控德国“复活军国主义”。
美国暗喜,法国警惕,普京划红线
德国的扩军赢得美国“点赞”。 特朗普私下对幕僚表示:“终于有人替美军守欧洲了!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公开要求德军接管波兰防务,将北约东翼指挥权移交德国。
马克龙紧急召集内阁会议,宣布法国进入“战时经济状态”,征用民用工厂生产炮弹,并加速研发第六代战机以“平衡德国威胁”。 法德联合研制的下一代坦克MGCS项目已陷入停滞,法国要求持股比例从50%升至65%。
俄国防部宣布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M”导弹,射程覆盖柏林;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警告:“若乌军使用德国‘金牛座’导弹攻击俄领土,俄军将直接打击德国本土兵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