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巴返乡遇维吾尔大妈,帮忙提行李,获得夜校新机会
发布日期:2025-07-29 23:36:18 点击次数:114

大巴一点一点驶出乌鲁木齐,身后黄沙刮得人眼睛发涩。地里铺着浅浅一道道,有戈壁、有庄稼,天还是那种艳阳烧得发白。李海山二十三,穿着部队发的老军装,背上扛着布包。几斤干果,加两套褪色的便装,津贴钱在胸口钱夹里,心思涌来又涌去——这就要回东三省了,家里还有爹妈和一屋子兄弟姐妹。

新疆的当兵日子真是什么都遇到过。风沙、劳动、练兵,能苦到啥程度都吃过了,硬是熬到退伍。回家的最后这趟路心里倒有点空落,像是要把部队那身魂一下子剥了,不知道以后是继续种地,还是能有点新路子。

哈密停,乘客又上来一批。就见一位五十多岁的维吾尔大妈,双手满是老茧,衣服沾着微微尘土,推着比人还高的行李袋,脸憋得通红。车上剩个空座在我旁边,大妈冲司机憨笑,嘴里磕磕绊绊说着“孩子上大学,去兰州”,那劲头心里突然一紧,想让我妈我妹上路也这样,眼圈立刻发热。

手上一用力,跳下车去帮大妈扛了,真沉,足足起码四十来斤。肩头一邹,布袋上瓜果声音清楚带着家乡气。大妈拍了拍我的背,嘴里感谢着,普通话夹了方言,眼里读出信任。上车内里,包一搁,位子让给大妈。大妈直说“好儿子”,问我是不是当兵的。军装再破,也毕竟是有点样子了。大妈叹一口气,说这是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以前连县里都没去过。

人一旦聊开,路上就不觉得闷了,磕磕巴巴的普通话混着乡音。她女儿在兰州医学院,家条件不行,姑娘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一直熬,想毕业回家省里当医生。这气概和农村出来的姑娘一模一样,都是苦孩子。对她家境,和自己家一对照,鼻子一酸。自己也是家里老大,底下有两妹,家道还不如新疆好多兵团地方。大妈反复说“人只要肯努力,啥都翻过去”。听得多了,自己也寻思,这三年部队练出来,不能回去只会种地。

沙尘暴过去,远处天山下起了金色晚霞,车厢里晃出一圈影儿,温热的不行。小镇上修整的停靠,随大妈去唯一面馆。人多,味道扎实,几十人挤着长椅一碗碗拉面。大妈掏自家馕,硬塞我一块,嚼着那股子羊油香气,心里莫名的塌实。大妈一边讲“馕是家里烤的,自己留一也是给姑娘带”,嘴角全是笑。

拉面一入口,觉得这一路都变得好承受下来。问起姑娘,她竟然高考全县第一名,医学院录上了。大妈说得平平淡淡,张嘴闭嘴的“女孩子吃苦,男孩子也得起头”,那种含蓄又扎实的母爱甩脸而来。轮到自己,家底子越来越紧,只能参军省口粮。想着未来,还是一团乱。

夜里开车,车厢灯光昏黄,半个人影都看不清,大妈接着唠:自己男人早几年去世,闺女一天天大,家里都是自己挣工分养活。啥都受过苦,但心里有劲就行。问我退伍想去哪,脑袋里半天想不出。大妈眨眼“你这孩子,会修车会机械,放哪都吃得开”。又瞅窗外的黑影子,话音一顿,说国家都鼓励做小买卖了,哪天不敢拼一把?问我技术咋样,我也不谦虚——要说的确是轮胎、发动机、拖拉机修过不少,干碎一班子人都行。

大妈突然好兴奋,说村里有个小伙去年借三百块开修理铺,现在忙得不行,生意好得不得了。她接着问我“你为嘛不自己干?”这一句闷在心底半宿。是啊,拼胆量的时候到了?回去干工分,劳苦一年都不见得能翻身。可技术能抵多大用?没本钱,农村穷小子,上哪起家?没见过世面,能不能闯得出去?

想得愁就困了,闭眼前扯着想,要不要回去真拼一回?夜里梦见自己在家修理机器,一堆村民围着笑,说海山真能干,娘和姐妹笑得眼泪都出来。

天刚亮,司机打断全车:前面塌方堵路,耽误五六个小时。有人抱怨,有人急着拍电话。我倒反倒觉得时间多点无所谓,只要路在手上,路的尽头总是能到。管它多走几步,谁不是一生都走弯道?

中午镇子上,街面车水马龙,一排排铁皮小商铺,扯着手推车卖瓜果的老人,一家家机修铺扎得比兰州还密。陪大妈吃饭,大妈手指头一勾,对面是一家新华书店,白牌子通红漆。说学文化重要,让我趁着年轻,哪怕进夜校、业余都成。我年纪不小了,可一说读书,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小时候就饿坏了肚子,哪能念太多。

大妈耐着性子劝,说自己的女儿坚持了多少年,也能考头名。我转进书店,看上了一本制图书,心底莫名地欢喜。可省一顿饭钱也得掂量。大妈啥也不说,直接帮我买下,说“你以后会需要”,就把书塞了包里。人生第一本技术书,来的猝不及防,幸福得透彻。

大巴越开越快,窗外从沙漠变成高原,两边山包一座座,黄土沟壑,偶有牛羊和草地星星点点。艾买提古丽大妈一路诉说她和女儿的故事,丈夫走得早,姑娘小小就懂事,啥都能扛。她说孩子苦也能翻出来,关键人不服软,日复一日地抠学费、抠生活,每分钱都掂量到头。母女俩互相鼓劲,不弃不离。

我跟着搭腔,回忆自己家里。母亲背着我和二妹拉扯,到点凑学费,干一整天冒雨冒雪的活都不带吭声。我问,苦头里出人,咬住了尊严就不用怕。大妈肯定地点头——她就信一句,人的目标就是心里的头那束光。

车进兰州,没想到眼前城市气派,和在乌鲁木齐下车那会差十万八千里。成排楼房,路边人来车往。下车帮大妈提包,站里全是接人送人的团团转,大妈站那一摞行李,张望进人海。

站台口,白衣姑娘一身书卷气,喊了声“妈妈”,投入怀里。两人相拥,泪珠止不住滴下。大妈胳膊一圈,姑娘满眼都是温情。旁人看见都停顿几步,齐刷刷都不打搅。我打了句招呼,姑娘连忙请吃饭,实诚大方。

租住的房间小巧明亮,书堆满床。艾丽娜请我们吃饭,满屋热气腾腾。说实话,这顿饭吃得比在军营过年都香。姑娘自信明快,说实习多,累点值得。大妈一边添饭一边说,感激女儿懂事,人生苦怕啥,人要是有个主心骨就不怕。

饭后查了一下火车时刻,意外发现因塌方耽搁,票还得第二天。姑娘说再不打紧,既然干机械出身,兰州正招工人,机械厂需要技术兵。大妈一拍我肩,劝说先家里看看,合适的话回来再帮联系。

晚上走在黄河岸,城市灯火辉映水面,思绪翻涌。心里打鼓,是回村当个“好儿子”种地,还是去厂子里拼一回?捏着包里的机械制图书,扉页大妈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好好活,别怕苦。”楞是看了一路,心头不再乱。

第二天没买回家的票,直接奔机械厂。厂里热火朝天,机器声轰鸣。我一口新疆的修车经验侃给主任听,人家一扫看退伍证明,立马说“正缺你这样玩实操的”。试用工资四十五块,包吃包住,三个月转正,锅炉响饭锅响,啥都不发愁。

请假回乡,父亲说“你比我们都能吃苦,应当闯闯”,母亲嘱咐“别委屈了自己,挣钱要紧”。妹妹们盼着,我心热血沸腾带着行李再奔兰州。

后面日子走得分外快,厂里混三个月干出名声,老工人愿意带我,夜校也报了,白天机修晚上念书,一年下来省吃俭用能寄钱回家。两年后领到正式工人证,厂里涨工资,妹妹能用我的钱买新书包,母亲家里屋顶再不漏。回乡一趟,家人笑着摸我的头,说长大了。

几年工厂,技术越发扎实,每周自学,做人有底气。有次厂子大型事故,临危受命顶上去把设备修好,领导夸“当兵出身可靠”。工人里也有外地来的朋友,夜校一起钻研。有新鲜事物就想扑上去学,身上攒着蛮劲不甘心就这么庸庸碌碌过。

从兰州回头瞧家乡,才发现一味守着地头没啥出路。是部队学到技术,是兰州给了舞台,但更关键那一天大巴上的相遇。要不是帮大妈扛包,也不会有人向我推夜校、推新生活,也不会冲出原有生活的框框。

后来大妈回了新疆,每次来信总没忘记说一句话:“孩子,路要靠人走出来,你帮了我一次,我记住一辈子;你要有机会,就要争,不要错失了。”每回看信都心头一震,人生的每一次改变,未必都靠实力,有时只需要点不经意的善意和勇气。

看着家里生活越发好,厂里同事小日子都过起来,才懂得一个道理,命运这个东西,外表冷冷清清,真正的节点往往没人能看见——一声“我帮你”,一段平凡路程,一本旧书,一次指点迷津,就能把一个青年推到新的人生里。

现在再回头,看老照片,部队的小伙子和大巴上的大妈,遥远得像是梦境。可这一切全都印在心里。有手艺肯学,有人指点,有勇气试,时代风口会给你新的路。走过黄沙满天,走进厂区热火朝天,人生框架全都焕然一新。

普通人的命运不是偶然,而是无数次选择叠加的结果;不是谁天生注定,只要抓住哪怕一丁点机会——就像在车厢顶上帮人扛过行李,那个岔路口就改了。每个肯拼肯学愿帮人的人,命运都不会辜负。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