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22!杨瀚森三分全丢+1次失误,里夫斯砍下41分,湖人主场意外输给开拓者
NBA常规赛打到这个份上,真没想到湖人在自己地盘被开拓者直接拿捏了,全场下来比分定格在108-122。谁能想到,这回轮到洛杉矶球迷心凉一截。
这比赛刚一开打,还挺有点火药味。两边首发阵容亮出来的时候,有点意思:对面派出的是阿夫迪亚、卡马拉、朱霍勒迪、夏普和克林根;湖人那边则让里夫斯带着八村塁、拉拉维亚,还有艾顿和范德比尔特先发。本来以为气势能压住,可现实啪啪打脸。
第一节开始就互相试探,你来我往的节奏。里夫斯先进攻得手,看起来状态还行,2-0小领先。但夏普立刻追平比分,一看就是不想让对方好过。一度僵持到了6-6后头,是艾顿跟里夫斯一起连续造杀伤,把比分推到10-6。可惜好景不长,对面阿夫迪亚外线飙进三分,再加一个夏普的远投反超。这时候艾顿又低位强吃把局势稳住,但还是没法完全掌控主动权。
说实话,这段时间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别人,就是杨瀚森。他换上去之后,全是干拔三分都铁了,两罚只中了一球,这一节硬生生混了个1分进账。有些机会也算抓到了,可惜就是差口气,下底线勾手没进,还犯了个抢板时的小错误。不吹不黑,他跟克林根的差距一下子显现出来,人家防守端凶狠冲劲十足,多次争下前场篮板,那股拼劲儿确实扎眼——而且本节末尾霍勒迪再添一个三分,还有裁判送上的“乌龙”干扰球加2分,到第一节结束已经28-24,开拓者占据4分优势。
替补席上的表现更不用说啦,格兰特这货光是替补就9+1(9分1板),阿夫迪亚7分也是稳定输出。而湖人的核心还是靠着里夫斯扛大旗,一个单节13+2+1的数据撑起半边天,上场热身感延续得挺顺溜。
第二节风向稍微变动了一会儿。一开始里夫斯跳投命中,还以为要起势呢,可偏偏格兰特内突造犯规,又是一波回应。八村塁配合范德比尔特来了段小高潮,好像终于找回感觉,但转瞬间被开拓者用快攻摁死,以46-38重新反超。这期间你追我赶,不过每次关键节点都是客队更果断一些,比如退防慢一步,对方直接4-0甩脸走远一点。最后半分钟左右,又是老熟人——还是那个叫不上名号的新秀们带领把差距缩小些许,中场休息57-51,只剩下6分悬念吊着大家胃口。
数据方面很扎眼:半场下来,湖人那头只有里夫斯是真正顶流级别表现——19分钟13投7中(三外线全部落空),11罚中了9,总共23+2板5助攻还有两个抢断兜底。而对面的阿夫迪亚17个积分入账,不遑多让;格兰特14,也是一副随时爆炸的架势。在这种胶着里面,其实教练怎么调兵遣将特别讲究,只不过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太多改变战局走势的变化。
不得不提一句克林根,他不仅仅是在纸面数据漂亮,更重要的是第二节各种封盖威慑力太猛,加上短短11分钟贡献四个前场篮板,各种细致脏活累活都做得明明白白。他六投三中虽然谈不上高效神射,但整体16分快接近于最佳蓝领角色定位,而且正负值+8说明他在的时候球队明显舒服很多。同样时间段里的杨瀚森嘛,说真的只能叹气:七分钟3投全脱靶,两记外线也没信心,中距离找不到感觉,就连垃圾时间刷存在感都难。“云泥之别”这词放这里绝不是夸张,不管喜欢与否事实摆在那里。如果一直这样消耗掉登场机会,很难再获得什么重用空间,这是肉眼可见的问题,没有任何情绪色彩掺杂进去,就是这么直白冷酷的一幕罢了。
进入第三阶段依旧僵持,每当有人尝试突破,都马上被另一方顶回来。不过朱霍勒迪突然爆发,一波内突加远射连拿五分快速破坏均衡,让比分直接扩大成89:77,从此基本宣告主队翻盘希望渺茫。而这一整阶段杨瀚森始终坐穿替补席,并没有再次得到哪怕一分钟表演窗口,相反他的竞争对象却牢牢站稳脚跟,无论防守端协防保护禁区或者帮忙组织二次进攻,都体现出极强适应性。从临场指挥层面对待新人与老将之间态度其实非常明确,用不用谁全凭实力说话、不留情面,本质体育圈规则如此残酷透明,也是观众早已习惯但仍免不了唏嘘片刻的小插曲吧!
第四季度剧情继续复制粘贴式推进:主角依然姓“李”,嗯,说的是那个疯狂砍下41的大哥——无数次利用突破、中距离还有制造犯规不断抠数字,一副宁愿倒地不起也要拽回胜利苗头模样。然而现场所有目光最终聚焦在另一个方向,那便是客队几名悍将彻底封锁关键节点发挥,比如格兰特持续保持侵略性、防守端各类骚操作应接不暇,以及最大功臣之一克林根继续统治篮筐区域,使得所谓逆袭幻想彻底化为泡影。当镜头扫过杨瀚森所在位置,大伙发现他直到比赛收官才象征性亮相一下,而此时结局早已写定,即使再努力也只是例行公事般走完流程,对于未来定位问题恐怕更加扑朔迷离。不少围观群众表示:“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靠自己拼出来。”教练组为什么不给更多舞台?很简单,因为训练或正式赛事中的展现无法服众,仅此而已,没有那么多故事背景可以聊清楚。这年头职篮球员如果不能迅速证明价值,很容易就陷入恶性循环,被钉死在饮水机旁边咯!
决胜期五分钟前双方战况进一步倾斜,当记牌器显示109:96领先十三时,“奇迹”二字已经没人相信还会降临洛杉矶。当然啦,该挣的钱不会少挣,该刷的数据照样有人完成,只不过属于个人英雄主义救赎范围,与团队荣誉关系有限。“空砍”两个字何其冰冷刺耳,却又真实记录下一晚辛酸与无奈。如果非要挑几个闪光点,那自然绕不开那些即插即用型绿叶人物,他们默默搬砖攒积木,为结果买单,无关乎豪言壮语或花哨动作,有时候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比什么天赋异禀更受欢迎啊!
整晚统计汇总如下:获胜方阿夫迪亚25/4/4全面填满技术栏位,同伴霍勒迪24/5/6紧随其后,再搭配夏普16+7以及双塔组合之一克林根轰出16+14超级两双(12投8中)。至于失败阵营唯一值得欣慰的话题,自然还是那位独自奋战到底、大包大揽贡献41/4/5还有3抢断的大腿哥,否则整个夜晚估计只剩吐槽氛围充斥屏幕上下……
至于国内关注度颇高的新锐代表杨瀚森,全程只有8分钟曝光率交代任务内容——3投零命中、一罚艰难挤掉1分附赠一次失误;同期竞争选手却一路高歌猛进,用实际行动碾压同龄新人群体……有句话讲得透彻:“竞技体育永远不会因为某个人来自哪里或者曾经取得哪些成绩而特殊照顾。”今晚恰巧印证这条规律罢了。有能力的人笑傲江湖,没有准备好的只能暂避锋芒等待归零重启契机,在NBA这样的环境下尤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