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南海摔俩战机,美军航母“告别演出”砸了锅
发布日期:2025-11-21 10:50:31 点击次数:99

10月26号这天,南海上演了一出闹剧。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上的两架飞机,一架直升机、一架战斗机,前后脚栽进了海里。这事儿要放平时,可能还能说是意外,可偏偏这艘航母刚在4天前放了狠话,说要给中国“发送强烈信号”。结果信号没发出去,倒是把两架飞机当信号弹发出去了。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一艘快50岁的老航母,明年就要光荣退休了,临了临了还想着到南海刷个存在感。带着三艘驱逐舰浩浩荡荡开过来,10月20号刚到万安滩,就开始搞舰载机起降训练。估计是想着反正要退役了,最后疯狂一把。谁知道这“疯狂”真就疯狂出事儿了。

26号那天,先是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掉了。这还没完,没过多久,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跟着进水了。两架完全不同型号的飞机,在同一片海域、同一艘航母上接连出事,美军方面说原因还在调查。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什么巧合,分明是装备和管理出了大问题。

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就在美军摔飞机的时候,中国的山东舰和福建舰正在附近海域。山东舰在正常执行任务,福建舰刚完成弹射测试,带着歼-15T和歼-35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两艘航母还罕见地“并肩”靠过港,这场面看着就硬气。美军本来想着来南海“秀肌肉”,结果倒好,自己成了中国航母的“背景板”,还是个出洋相的那种。

咱们得说说这艘尼米兹号的底细。这船1975年就服役了,算起来都快半个世纪了。在航母界,这年纪已经算是“老寿星”级别。要知道,航母这东西可不是摆设,天天要出海执勤、搞演习、参与行动,零件磨损、系统老化是避免不了的事儿。尼米兹号刚从中东回来,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派到南海执行任务,连好好检修的时间都不给,不出事才怪呢。

去年5月,美军“杜鲁门”号航母也掉过一架F/A-18战斗机,查出来是拦阻系统出了故障。拦阻系统是啥?就是战斗机降落时用来勾住飞机、让它快速停下来的装置。这玩意儿要是坏了,飞机降落就成了“赌命”。那次事故后,专家就说了,美军这是长期高强度使用装备,保养维护跟不上,早晚要出大问题。现在看来,这话真说中了。

美国海军这些年的状况,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捉襟见肘”。一边要维持全球霸权的架子,到处派航母战斗群晃悠;一边又是国内造船业垮了,新船造不出来,老船修不起。军用补给舰有一半以上船龄超过50年,简直就是“海上古董”。没办法,只能租民用船来凑数。可民用船哪经得起军事任务的折腾?今年3月,一艘从民间租来的油轮在北海撞上了什么东西,直接炸了。美国媒体查来查去,最后居然说是“中国制造的锅”——就因为那船是中国造的。可问题是,这船是美军自己挑的啊,当时还说符合严格标准呢。出了事儿就怪别人,这甩锅的本事真是学不来。

这次南海摔机,我敢打赌,美国媒体八成又要编故事了。反正中国两艘航母就在附近,最容易往这上面扯。什么“中国电磁干扰”啦,什么“舰船逼飞”啦,这套路玩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这次不一样,中国早就把牌亮出来了。

福建舰的弹射测试,10月14号中国新闻网就公开报道了,三型舰载机的弹射试验全都完成了,进度还超前。山东舰的部署更是常规操作,航行轨迹清清楚楚,美军自己的侦察机天天盯着看呢。要真有什么“小动作”,美军早就跳出来叫唤了。

再说了,两架飞机,一架是直升机,一架是战斗机,机型完全不同,故障原因肯定也不一样。要是真有外部干扰,怎么可能“精准打击”不同机型?这逻辑根本说不通。说白了,还是美军自己的问题——装备老化、人员疲劳、管理混乱,三座大山压在一起,不出事才怪。

美军这两年出的洋相,真是一桩接一桩。一边喊着“全球霸权”,一边连穿拖鞋的胡塞武装都搞不定。航母战斗群在红海晃悠了大半年,胡塞的无人机愣是拦不住,商船该被袭击还是被袭击。这回倒好,跑到南海来耀武扬威,先把自己的飞机摔了,这“纸老虎”的底色是真藏不住了。

飞行员的状态也是个大问题。美军这些年到处打仗、到处部署,飞行员天天跨洋飞行,疲劳驾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之前“杜鲁门”号那次事故,飞行员就是因为太累,着舰的时候连偏差都没察觉到,直接掉海里了。尼米兹号这次出事,说不定也跟飞行员状态有关系。人要是累到一定程度,反应能力、判断能力都会下降,这时候再开着几千万美元的战斗机在海上飞,出事儿是迟早的。

咱们换个角度看,这事儿其实挺能说明中美博弈的现状。有日本学者说过,中美博弈就像是“围棋对扑克”。美国喜欢玩扑克那套,虚张声势,想快速赢一把大的;中国喜欢下围棋,慢慢布局,积少成多,最后形成压制。

你看特朗普刚上台那会儿,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以为能逼中国让步。结果呢?中国早就把出口转向欧洲、东南亚了,美国企业反倒先扛不住了。美国搞稀土禁令,想卡中国脖子,中国不慌不忙搞自主研发,最后倒是美国自己先解除了禁令。这就是两种思路的碰撞。

现在的“多战场”博弈越来越明显。贸易上,中国抓供应链多元化;军事上,抓装备迭代升级;舆论上,抓事实透明公开;金融上,稳汇率保外汇储备。每个领域都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反观美国呢?军事上摔飞机、打不赢游击队,舆论上甩锅没人信,经济上关税反噬自己。

福建舰这次的测试成功,意义可不小。这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技术水平直接对标美国最新的福特级。歼-35隐身战斗机上舰,更是填补了中国舰载隐身战机的空白。这些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美国那边呢?福特级航母毛病一堆,电磁弹射系统故障频发,连续服役都成问题。尼米兹级老得掉渣,又撑不了几年。青黄不接的尴尬,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

更关键的是心态差异。中国的航母该测试测试,该训练训练,按部就班地推进计划。美国这边呢?老航母临退役了还要到处刷存在感,结果刷出个笑话来。这就是心态的差别——一个在踏实建设,一个在拼命维持面子。哪个更可持续,不用说也明白。

说句实在话,南海真不是美国的“秀场”,更不是“背锅现场”。尼米兹号要是真想体面退役,不如好好检修装备,让飞行员好好休息,别再搞这些丢人的操作。装备老化是客观事实,人员疲劳是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再多的航母也是白搭。

中国这边的节奏很明确——稳扎稳打搞建设,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你在南海摔飞机,我继续测试新装备;你搞舆论战,我公开透明展示进度。事实胜于雄辩,真正的实力不需要靠嘴炮来证明。

这次尼米兹号的“告别演出”算是砸了锅,摔掉的两架飞机,与其说是事故,不如说是美军霸权衰落的一个缩影。连自己的装备都管不好,还想在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这账算不过来。

往后看,美军这套“全球部署”的玩法还能维持多久,真是个问号。装备更新跟不上,人员状态跟不上,后勤保障跟不上,这三座大山不解决,类似的事故还会继续发生。尼米兹号退役后,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数量还会减少,到时候想维持全球存在都成问题。

反过来看中国,福建舰入列后,第四艘航母已经在建了。装备迭代、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都在稳步推进。这才是真正的“实力信号”——不需要到处刷存在感,实力自然会说话。

说到底,这次南海掉飞机的闹剧,折射出的是两个大国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思维。一个在拼命维持霸权的幻象,一个在踏实建设自己的体系。孰优孰劣,时间会给出答案。

你觉得呢?美军这套“全球霸权”的玩法还能撑多久?中国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更靠谱些?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