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清朗行动主要针对哪些内容?普通网友如何规避!
发布日期:2025-10-08 16:27:00 点击次数:103

清朗行动旨在净化网络空间,重点整治那些挑动对立、宣扬暴力、渲染焦虑等不良内容和负面情绪。了解这些具体内容,有助于你更安全、顺畅地进行创作。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清朗行动主要整治的负面情绪内容类型、其具体表现,并提供了相应的案例,希望能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和规避:

类别名称具体表现典型案例

挑动群体对立将个别事件与性别、职业、地域等特征关联,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群体间矛盾。发布帖文污名化农民工群体,或恶意攻击女性、挑起性别对立。

宣扬恐慌焦虑虚构散布灾情、险情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谣言,拼凑剪辑传播经济金融、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内幕消息”。编造“大师”“专家”人设,围绕就业、婚恋、教育等领域贩卖焦虑,实则为了带货卖课。

网络暴力与戾气恶意“开盒挂人”(公开他人隐私)、有组织辱骂举报、编造网络黑话恶俗烂梗、宣扬“以暴制暴”。创建“网络厕所”账号接收发布针对个人的嘲讽谩骂信息;直播中组织“打人挑战”、持械恐吓或线下约架并直播。

渲染消极悲观情绪集中发布“努力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绝对化消极论调,片面放大负面个案,宣扬厌世人生观。通过炮制所谓的热门梗、表情包、语录段子等,过度自我矮化或渲染颓丧消极情绪,引起跟风效仿。

低俗不良与虚假内容网络主播进行斗狠PK、谩骂吐脏等低俗直播;“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主播为涨粉引流,在直播中逞勇斗狠、PK饮酒;为吸粉蹭流量,长期发布辱骂他人的短视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利用热点事件恶意操作对突发案事件当事人造谣污蔑,剪辑加工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图片视频诱导攻击,或借热点炒作不合理个人诉求。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长期网上发布帖文或视频,企图制造社会热点,谋求解决个人不合理诉求。

普通网友发文或评论转发等应该注意什么?

️ 1. 严格遵守平台规则与法律法规

创作前仔细阅读并理解平台的内容发布规则和《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敏感话题谨慎触碰:对涉及政治敏感、暴力、色情低俗、违法信息等内容,以及未经核实的社会热点事件,要保持警惕,尽量避免直接、主观、情绪化的评论。

2. 掌握内容表达的技巧

慎用敏感词汇:避免使用侮辱、谩骂、歧视等不文明词汇,以及过于极端或偏激的言论。对于可能涉及敏感的表达,考虑使用替代词或更中性、理性的表述方式。核实信息源头:对于社会事件、专业领域信息,务必核实信源,避免传播不实信息或谣言。尊重个人隐私:不得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个人照片、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

3. 积极拥抱“正能量”导向

平台普遍青睐并推荐积极、正面、健康的内容。即使探讨社会问题,也应力求建设性视角和解决方案,而非单纯批判或渲染焦虑。注重文明用语,使用文明、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4. 其他实用建议

不透露真名实姓:对敏感话题中涉及的人物,考虑使用“某某”等替代方式。谨慎搬运外部内容:直接从其他平台(如某音)搬运内容或进行评论可能存在风险,尤其是当内容本身具有争议性或未经证实时。持续学习与关注:平台规则和监管重点会动态调整,需要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公告和典型案例,及时调整创作策略。

总而言之,作为普通人,核心在于强化责任意识,在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框架内,用理性、客观、积极的态度进行创作,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清朗行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