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20万的散户直言:主力抱团的钱我不赚,但这坑绝不去踩
最近刷到个散户留言挺扎心——“我就剩20万本金,买的几个小票还在3000点晃悠呢。但咱有铁律:主力抱团的钱不眼馋,可他们的坑,说什么也不往里跳。”这段话底下几百条评论跟着点头,看得我直乐——这届散户,是真有点醒过味儿了。
前两年市场啥样?白酒、医药、新能源,哪波热点不是主力拉着机构猛炒?K线图上的阳线长得比窜天猴还快,小散们看着眼热,跟风冲进去的不少。可等主力资金悄悄撤退,那些涨上天的票说摔就摔,留下满地站岗的“接盘侠”。我有个朋友2021年追某只“茅系”白马股,当时都说“万亿赛道躺赚”,他咬咬牙把买房首付砸进去,结果去年熊市一来,账户直接腰斩。他跟我说:“以前总觉得‘跟着大资金走准没错’,现在才明白,人家吃肉我喝汤?不,人家吃完了,汤都没给我留一口。”
现在情况变了。你再看股吧、社群,散户们聊得最多的不是“哪只票要起飞”,而是“这票主力控盘度太高,咱不碰”“估值都透支三年业绩了,再涨也是风险”。前几天跟券商朋友吃饭,他说最近散户开户数没降,但两融账户里的融资余额涨得慢——以前散户爱加杠杆追热点,现在更愿意把钱往业绩稳、估值合理的票上放。连某第三方平台的数据都能佐证:今年二季度,散户对“机构重仓股”的主动买入额环比降了18%,反倒是中小盘股里的“冷门绩优股”,散户持仓比例涨了12%。
为啥变聪明了?吃过的亏够多了呗。前几年某只“妖股”被主力炒到百元,结果财报一出净利润暴跌90%,股价三个月跌回10块,多少散户血本无归?还有那类“蹭概念”的票,今天元宇宙,明天AI,后天低空经济,主力画张饼就能拉几个涨停,等散户反应过来冲进去,套现的镰刀已经落下来。现在散户群里流行句话:“宁可少赚点,也别当最后一棒。”
当然,主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玩的东西越来越花——量化交易、高频套利、概念包装,连普通散户都摸不着门道。可话说回来,市场本来就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你盯着主力抱团股的“赚钱效应”,人家盯着的是你的本金。就像菜市场卖菜的,专挑着急买的人要高价,咱要是冷静点,等菜价回落再捡便宜,不好吗?
说到底,投资这事儿,最怕的就是“贪”字。以前散户总想着“跟着庄家喝口汤”,现在慢慢明白:自己能力圈外的钱,赚得再爽也是运气;能力圈内的钱,哪怕赚得慢,那才是真本事。就像我那20万本金的朋友,现在专找净资产收益率15%以上、股息率3%以上的公司,虽然涨得没以前猛,但账户曲线稳稳当当,晚上睡觉都踏实。
市场永远在变,但有些道理经得起时间考验。主力可以造热点,可以拉股价,但骗不了基本面,也骗不了时间。咱们小散要做的,不是跟主力“斗智”,而是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赚看不懂的钱,不追虚高的票,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股市里活得久的,从来都不是“最会赚”的,而是“最能扛”的。
就像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现在的散户,多少有点“恐惧”的清醒了。这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