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主要依靠雷达警告接收器(RWR)来探测并识别敌方雷达信号,以此判断是否被锁定。
RWR是一种被动式电子侦察设备,具备信号检测、模式识别和威胁分级等核心功能。它通过机身/机翼的全向天线覆盖360度空域,捕捉2 - 40GHz频段的雷达波;能区分雷达的“搜索模式”与“跟踪模式”,当检测到持续、密集的跟踪信号时触发警告;还可通过信号强度、扫描频率等参数判断威胁来源、距离和导弹类型。
RWR通过视觉、听觉和数据显示三重方式向飞行员传递信息。视觉提示是在显示器上用符号标记威胁方位、相对高度和类型;听觉警报则通过耳机发出不同音效,如搜索模式为断续声,跟踪锁定为持续蜂鸣声,导弹发射时转为高频尖锐警报;数据辅助会显示雷达类型、工作模式等细节,帮助飞行员评估威胁紧迫性。
尽管RWR提供了技术支持,但飞行员仍需结合目视观察和战术决策。目视确认包括搜索敌机姿态、导弹尾迹或发动机光芒,观察云层等环境特征;战术动作有机动规避,通过小半径转弯、垂直俯冲进入敌方雷达盲区;进行电子对抗,抛射箔条或热诱饵弹,同时激活主动电子干扰发射虚假信号;开展战术配合,通过无线电警告友机或请求支援,调整编队队形以分散威胁。
不过,RWR也存在一定局限,它无法精准测距,需依赖信号强度推测威胁距离,对新型雷达信号可能存在识别延迟。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可通过告警声音节奏、显示器符号变化预判敌方意图。
在现代空战中,火控雷达锁定的本质是将目标参数输入武器系统,为导弹提供实时引导数据。被锁定并不意味着必然被击落,但飞行员需立即响应,在数秒至数十秒内完成干扰投放和机动。隐身战机虽可通过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减少被锁定概率,但仍需依赖RWR应对突发威胁。总体而言,“电子设备告警 - 数据交叉验证 - 战术机动反制”的流程,以及技术系统与人为经验的协同,是现代空战生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