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莫迪掀桌子了?准备50年的“超级电站”开建,印度却要告上联合国
又一个“世纪工程”即将诞生。
近日,据报道,准备50年的“超级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已正式动工。该超级水电站总投资达1.2万亿元,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高达3000亿度,其规模堪比三个三峡电站。
此消息一经传出,印度莫迪就掀桌子了,印方表现出过激反应,声称该工程将成为一枚“定时炸弹”,指责中方试图切断其水源供应,印度部长甚至扬言要将此事诉诸联合国。
然而,事实是,我国为这项工程进行了长达50年的筹备工作。在此期间,我国还多次主动与印方分享水文数据,并承诺绝不以水资源为手段限制下游国家的发展。
直至今年5月,我方才洞悉,印方接二连三提出不合理反对意见,实则是因其自身曾有过不道德的行径。
我国于雅鲁藏布江开展的水电开发工程,历经了半个世纪的科学论证与精心筹备。该工程自上世纪70年代便开启调研工作,历经50年的地质勘探、132项专题论证以及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于2021年被纳入“十四五”规划,最终于今年正式启动实施。
在此期间,印度方面反对之声不绝如缕,多次以“环保”“用水安全”等为由,妄图阻碍我国进行大坝建设。此前,印度声称上游建坝会使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的阿萨姆邦面临旱季缺水、雨季洪涝的风险。针对此情况,我国提供了相关数据,证实出境水量保持不变,且智能调控系统反而能够使旱季流量增加15%;同时,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了20年的水文数据,用以证明水电站不会对下游生态造成影响;此外,我国还承诺将保障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用水安全。
按理说,作为上游国家,我国在境内开发水电资源完全契合《国际非航行用途水道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既然如此,为何印度仍要执意反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工程呢?
直至今年5月,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端中,印度凭借其水坝优势,先是径直关闭闸门,宣称“一滴水都不会给予巴基斯坦”,致使巴基斯坦控制区遭受旱灾;随后又突然开闸放水,淹没巴基斯坦的农田与房屋。至此,国际社会方才幡然醒悟——印度对我国的反对之声,不过是“以己度人”的心理投射。
印度身为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之一,凭借其优势地位影响或打压其他国家的事例并不鲜见。此前,印度通过经济援助和能源合作向不丹施压,迫使不丹放弃与我国的合作。
而令印度坐立不安的这项工程究竟有多“超级”呢?据悉,该工程是我国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水电项目之一,亦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堪称人类水电史上的一大奇迹。此工程建于地震带上,穿越12条断裂带,岩爆风险是常规情况的八倍。当我国提出修建这一大坝的计划时,欧美国家皆认为该技术过于冒险。然而,我国工程师研发的智能岩爆预警系统可提前15分钟发出警报,自修复混凝土能在24小时内封堵裂缝。如今,西方工程界也不得不认可中国工程技术的卓越实力。
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我国始终坚定地保持自主创新的决心。据悉,这项工程竣工后,每年将减少煤炭消耗9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并能借助特高压技术将电力输送至长三角地区,满足全国3%的电力需求。
事实上,印度针对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所产生的“水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以己度人”心理的映射。惯于将水资源武器化的印度,自然会忧心他国采取与之相似的举措。
然而,中国与印度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我国于雅鲁藏布江上开展水电站建设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清洁能源,推动西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绝非是为了控制或威胁下游国家。
此项工程的重大意义,不仅体现于其举世闻名的建设规模与技术难度,更凸显在其所秉持的文明理念之上。即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进程中,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的原则;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绝不损害他国的合理权益。
或许,印度真正应当思索的并非中国是否会“断水”,而是自身缘何总将“断水”当作可选项。当一个国家习惯于把生命之源当作政治筹码时,便已然在文明发展的征途上迷失了方向。
综合来看,我国准备50年的“超级电站”开建,莫迪掀桌子了,这是印度反应过激的表现,而印度却要告上联合国,这我们也不惧怕,不知道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