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又放出一记“和平谈判”信号弹,时间定在2025年7月19日。总统泽连斯基亲自站出来,公布乌克兰已正式邀请俄罗斯下周开谈。场面一度紧张,气氛有点微妙。
俄罗斯反应极快。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国家电视台上表态,和平可以,条件是乌克兰必须从俄罗斯已经吞并的所有地区撤军,还要彻底放弃加入北约的念头。这几项,没有一个是软标准。
乌克兰说不能割地,俄罗斯说寸步不让,和平谈判从一开始就碰上死结。
回头看看,这场仗打了三年多,双方都不轻松。前线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经济一地鸡毛——乌克兰家园变废墟,俄罗斯制裁缠身、民生压力大,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这一轮谈判的炒作还没落地,国际社会已经议论开了。毕竟,泽连斯基的底线说得十分清楚:俄罗斯军队必须彻底撤出所有乌克兰领土,连克里米亚和东部四个被吞并的地区都不能例外。这话一出,谈判空间立马缩水。
泽连斯基手头还攥着自己的“十点和平方案”,主线就是俄军撤出、停火、赔偿损失、粮食和能源安全……这些内容,两年前就丢出来过,如今一字未改。换句话说,乌克兰的谈判条件是刚性的。
俄罗斯那边的要求,就更加直接了。克里姆林宫三令五申,前提必须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乌克兰不仅得撤军,还要承认俄罗斯对东部四地的主权,并且正式对外宣称保持中立,而且军队还得缩编。佩斯科夫话放在那儿:可以谈,但就得按俄罗斯条件谈。
历史上,双方已经试过几次“坐下来喝咖啡”,结果全是互相递清单,最后拍拍屁股走人。5月在伊斯坦布尔,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对话,最后只谈成换战俘、送遗体,其他事儿统统搁置。6月又见一面,俄罗斯丢出二十九条大单子,要求解散民族主义组织、解除对俄制裁、恢复天然气过境,甚至连经济联系都要一块儿捆上。乌克兰见招拆招,强调不接受中立、不放弃入欧盟和北约,赔偿和安全保证还要一起写进协议。
这叫做各唱各的调,谁也劝不动谁。
美国的身影当然不会缺席。特朗普上任之后,一上来就把乌克兰和平当成头等大事。总统椅子还没捂热,就放话给普京:要么主动谈和平,要么加码制裁和高关税。但说归说,他也摆不明白态度——嘴上说跟普京关系铁,不想真把俄罗斯惹急了。
这时候,特朗普团队推了个“和平计划”,方案很实际:默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承认东部实际控制力、乌克兰不进北约但给安全承诺,然后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能源合作继续。怎么看都像撮合一桩“半拉子婚姻”,各家都得让一半。
可问题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又都不买账。
特朗普不死心,7月14日还放出狠话,给俄罗斯五十天时限,要是不同意停火就重启对乌军援,高压关税一块来,连导弹和无人机都随时伺候着,这最后通牒限定到9月2日。
大洋彼岸,欧盟也没有闲着。7月18日,第十八轮对俄制裁砸下来,这次瞄准的是石油和能源产业。甚至连印度的炼油厂都被带进包围圈,就因为俄罗斯石油公司有股份。欧盟外交负责人卡娅·卡拉斯说得明白:这次制裁力度最大,就是要增加俄罗斯的“侵略成本”。
俄罗斯惯常反击:“所有制裁非法。”还不忘抛出一句,“威胁印度能源安全”。欧盟这轮操作也不是全无代价,全球油价跟着波动,俄罗斯转头加速出口亚洲,但说到底,钱袋子真的收紧了。
战场这边,炮火还在轰鸣。7月20日,俄罗斯发射五十多架沙赫德无人机,大部分被乌克兰空军击落,但平民区照样遭殃。乌克兰反击同样凶狠,俄罗斯称一天就打下九十多架乌克兰无人机,有些直奔莫斯科。首都市长报平安,郊区防空火力全开,还是有一架砸在了居民楼,幸运没人伤亡。和平提议传得再热,也挡不住前线的杀气腾腾。
归根结底,乌克兰卡在一个“安全保障”上,不肯松口。三年来被打怕了,他们要的不是一句“保证安全”,而是西方签字担保,最好上保险。西方嘴上支持,真金白银就慢慢拖。特朗普执政以后,美国军援前路未卜,连盟友也有点力不从心。欧洲军费暴涨,但各国各有小算盘。英国、法国、德国、波兰都开过“最后通牒”,让普京停火,可俄罗斯一口咬死条件不松。
从2024年头到现在,俄罗斯的底线没有丝毫变化。普京说过,目标不变,就等乌克兰和西方“全部投降”。外长拉夫罗夫更直接,把俄乌谈判说成是“反对美国霸权,重建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往后几个月,俄罗斯反复强调领土不能谈、条件不能松。乌克兰则要求赔偿、审判战犯,俄罗斯撤军一步不让。
眼下局面就是死锁。乌克兰盼和平,但俄罗斯的条件根本就是变相让基辅投降。国际社会议论纷纷,欧盟重度制裁,美国想靠谈判速战速决,可普京算盘打得清楚,一步不让。
这场冲突熬到现在,已经没有简单的出路。民众的苦,士兵的命,经济的伤,全都挂在谈判桌的一角。现实就是这样,嘴上说和平,手下照样开火,谁都不想做最后一个低头的人。
谁赢谁输,看似明了,实际还远着呢。
#致伟大胜利#